临近“五一”假期,重庆的夜空被一场特别的“灯光秀”点亮。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烟花,而是5000架无人机!它们像一群会发光的萤火虫,在夜空中组成飞机、城市等新奇的画面,引得市民游客连连惊呼:“以前追着星星看,现在追着无人机跑!”
这样的场景,如今成了重庆每周六和节假日的“固定节目”。过去无人机表演只在春节、国庆这类大节日才有,现在变成常态,背后是国家政策的支持。今年3月,国家出台文件鼓励发展无人机表演、低空旅游等新消费,重庆抓住机会,把城市夜景和科技表演结合起来——春节时每晚几十万人挤在江边看表演的盛况,让政府看到了“无人机+夜景”的吸引力。
手机搜“无人机”的人多了30倍这股热潮有多火?大众点评的数据很直观:最近一周,重庆关于“无人机”的旅游攻略数量涨了25倍,搜索量涨了30倍,“无人机表演”直接飙升50倍!就连火锅店都跟着“蹭热度”,有的推出“边吃火锅边看表演”的套餐,有的把餐厅天台改造成最佳观景位,江景酒店更是把“能看到无人机表演”的房间价格翻倍,照样被抢光。
重庆的尝试像一块磁铁,吸引全国城市效仿。杭州西湖的夜空中,500架无人机变成发光的锦鲤,跟着《梁祝》音乐游动;广州“小蛮腰”附近,无人机带着冷焰火在珠江上空跳舞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夜间旅游消费预计能到1.9万亿元,其中四成是靠科技表演这类新玩法带动的。
送餐用无人机 吃饭还能看“食材飞行日记”无人机带来的改变不止在夜空。重庆南滨路一家火锅店玩出新花样:用无人机送菜!客人扫码点单,AR菜单会投影出食材的“旅行故事”——比如你点的毛肚,手机里能看到它从牧场到火锅的全过程。这种新奇体验让店铺日均多卖2000份套餐,就连直播无人机排练的网红,一场打赏都能赚回租设备的钱。
政策开绿灯 无人机也有“空中红绿灯”国家正在给低空经济“铺路”。民航局刚发布安全规范,深圳、成都等城市建起了无人机专用的“空中交通管理系统”,用5G网络实时监控所有飞行器。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:今年前三个月,无人机相关投资翻了两倍多,重庆甚至建起了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,47家企业从造飞机零件到设计灯光秀,形成完整产业链。
如今在郑州,货运无人机深夜还在送货;苏州金鸡湖上,能坐人的观光无人机闪着彩灯起飞。这些变化都在告诉我们:无人机不只是天上好看的灯光,它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。就像重庆文旅局负责人说的:“我们不是造新景点,而是重新定义人和城市夜晚的关系。”当科技翅膀扇动夜空,带来的不仅是热闹的表演,更是一个万亿级的新市场正在起飞。
随着无人机编队在山城夜空中划出最后一道流光,这场科技与文旅的共舞正在催生无数新机遇。当低空经济打开万亿市场的大门,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:如何才能真正站上这个风口?
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,专业人才与技术服务的支撑尤为关键。珠峰通航作为深耕低空经济领域的创新企业,十年间已助力30多个省市打造文旅无人机项目,从灯光秀编队设计到智慧景区空中巡检,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。如今,他们面向普通人推出“低空经济启航计划”——无需专业背景,通过系统化培训即可掌握无人机操控、商业接单、行业解决方案设计等核心技能,结业后直接对接物流公司、景区运营方等用人企业,平均起薪达1.2万元。
当前正值政策红利窗口期,珠峰通航特别开放100个限时名额,报名即赠《低空经济商业实战指南》,涵盖文旅表演接单技巧、航拍数据变现等硬核内容。更与顺丰、大疆等企业建立人才通道,推荐学员结业上岗。
低空经济的星辰已然点亮,只有行动者才能触摸星光。留下“立即咨询”评论,获取专属学习方案。当别人还在仰望无人机表演时,你已手握开启这片蓝海的钥匙。